好像不是有這樣的話梗嗎?
餐廳裡的服務生說:「稍等為您做一個點餐的動作。」
被飄飄卡到,「要做一個淨化的動作」
網拍賣家收到貨款,「將做一個出貨的動作。」
這真的是個很奇妙的語句。
原本敘述動作的詞句裡,就包含了做這樣動作的「行為」在,於是又再加一次「做了...的動作」,根本是畫蛇添足。

在伊西爾的認知裡,文句寫做「做一個...的動作」=「做...的假動作」,引申也可以說是,做出的動作不符合原本這個動作應該達到的目的。
例如:
「做了一個昏倒的動作」,真的昏倒了嗎?沒有,所以是假的動作。
「做了一個揮劍的動作」,通常這時候手上是沒有劍的,拿的可能是掃把。
「做了一個投籃的動作」,騙你的,其實球要傳給旁邊的隊員。

從上可得知,在語句裡面,加了這樣「做了...的動作」,很多時候隱含著否定的意味在裡面。
如果情況並非如此,而出現這樣的句子,那有很高的機率是邏輯錯亂了。

現在我們可以來應用一下:「面對菲律賓對我國漁船開槍事件,馬總統做了一個威嚇的動作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伊西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