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裡可以買到:TAZZE | 博客來

<伊西爾的筆記只會摘錄自己感興趣的部分,推薦大家還是去找原書來看,收穫會更多。>

【前言】總是想太多的人,容易一事無成
-人生不可能凡事都隨心所欲,考量自己的能力範圍,有些事就是不能做、必須放棄。
-做不到的是乾脆放棄,但若在能力範圍內,先做做看再說。

 

習慣1 想太多只會更猶豫,請先做再說!──不必凡事都要「萬無一失」,只要在安全範圍內,就可行動。

*想太多,反而越容易不安──少思考、多行動,戒除「不安感」。
-實際行動能降低不安感,只要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經驗後,就會更有行動力。

*丟掉「恐懼」,把握當下最重要──感到「不安」的事,通常不會發生。

*因害怕而不行動,永遠只能停在原地──先預設好「停損標準」,失敗時便能輕鬆面對。
-如果永遠不行動,什麼都改變不了。
-停損的好處是能清楚知道損失金額與受害程度,就算失敗也要懂得釋懷。
-沒有零風險,掌握基本安全就好了。

*保持好奇心,勇於嘗試──不給自己機會,就無法改變。

*別太貪心,請做拿手的事就好──就算失敗9次,只要拿下「1勝」,就是成功。
-若能在苦惱時就踏出第一步,便能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。
-少碰不擅長的事,減少失敗。
-學生時代應該利用課餘時間,嘗試不同的事;因為一踏入職場,必然失去很多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。

 

習慣2 先甘後苦,喜歡及擅長的事要先做──先做「能力所及」和「喜歡」的事,讓「成就感」成為工作的動力。
-強項發揮到99%,可以掩蓋1%的不完美。
-以專長凸顯自己。
-率先舉手發言的勇氣,比較踏實地的努力更受人重視。
-先做拿手的事,減少失誤。

*沒意見的人,很難受到重用──勇於表達,遠比能力好更重要。
-因為不會主動示好的人,無法引起別人的關注,甚至會被忽略。

*先甘後苦,喜歡的事要先做──大腦會因喜歡而有動力,產生衝勁。
-幸福的思考方式:與未來的希望產生連結。
-選擇喜歡的工作才不會浪費生命,可以增加思考力與記憶力。

*工作的順序,決定職涯的成敗──掌握時間,困難的事要最後做。
-即使做同樣一件事,時機的好壞會獲得截然不同的評價。
-適度休息讓工作更有效率:掌握自己的時機,善用時間,是提升效率不可或缺的要素。
-先做拿手的事提升工作效率。
-爭取擅長的工作,能為自己加分。對自己專長的領域若能自告奮勇,就容易獲得這份工作,而不會被派去做不拿手的事。

*每天記錄自己的行為,隨時警惕──唯有了解自我,才能找出失敗的原因
-根據紀錄,可以看出自己在那些事上花費太多時間,效率卻沒有提升。
1.早上起床的時間,醒來的情緒是好是壞?
2.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?
3.早餐是否吃得津津有味?
4.是否沒吃早餐就趕著出門了?
5.幾點到公司?
-理解自我的行動模式,不僅能了解自己的效率,還能根除浪費時間的壞習慣。

 

習慣3 學會依靠,遇到困難要請求幫忙── 世界是因「互相依靠」才能運作,不懂得「求人」,將非常吃虧。不拿手的事,一定要拜託別人幫忙!

※找人商量,讓對方推自己一把──聽取別人的經驗,幫助解決問題。
-不想給同事或上司添麻煩,於是一個人埋頭苦幹,結果往往是造成身邊所有人困擾。
-討論是重新思考的機會。
-猶豫就代表已有答案,找人說是尋求支持。
-思考如何說服對方,也會看清成功的機率,看清自己的長處與成功的可能。
-只要想著贏,負面想法或是思考輸這件事,會妨礙大腦與身體的連結,無法將實力發揮極致。
-運用現有能力,比學習新知識更重要。不是大腦記不住,是我們想不起來。

※把目標說出來的人,容易成功──因為沒有退路,反而非做不可。
-把目標化成語言說出來,讓別人知道你的願望,以便獲得更多力量。

※忙不過來時,不妨拜託他人──適時借助他人的力量,別把所有事攬下來。
-適時依賴別人,才能將對方的智慧化為自己的助力。
-了解自己能力的極限,思考在能力不足時,如何才能讓事情圓滿,這才是心理學上『成熟』與『能力強』的表現。
-放低身段請求幫忙,是成功的必要條件。越善於依賴別人,創業成功的可能性越高。

※與其東想西想,不如先做再說──猶豫不決、想太多,永遠無跨出第一步。
-別再說:『如果當初…就好。』
-再棒的企劃案,只思考不提案,也沒用。
-先說出口,才有行動力。目標

※無法解決的事,請找人幫忙──透過集思廣益,讓事情有所進展。
-失敗的時候,有人能哭訴、指出失敗的原因,重新振作後就能義無反顧的行動。

 

習慣4 比起做計畫,你更該學會隨機應變──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學會「變通」,是成功的捷徑。

※想太多,會讓進度停滯不前──與其胡思亂想,不如把握當下。
-盡可能先做再說。
-就算只有一分鐘的空檔也別放過。
-別一直回頭,向前看。
-目標只完成一半時,也要誇獎自己。

※由「做」中學,進步最快──參考別人的做法,幫自己加分。
-參考別人的做法和經驗,活用就能提升效率。
-配合對方的個性,改變說法。
-比起聰明、努力,能適時調整自己更重要。

※計畫趕不上變化,請先做再說──就算臨時有狀況,懂得變通就能解決。
-計畫只是行事的依據,有80~90%的機率會改變。
-事前多收集資訊,便能應付突發狀況。(準備B計畫)
-行程表大略安排,重要的是,在計畫生變時,是否能迅速產生替代方案,這是成功者與一般人的差距。

 

習慣5 太累時別硬撐,請先休息再復工──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充電後人會更有幹勁,朝目標邁進。

※太累時會失去效率,請好好休息再出發──熬夜、加班對身體沒好處,只會越拚越累。
-每天留足8小時給自己,好好睡。
-提升清醒時的效率,比減少睡眠更能有好表現。
-累了就要休息,運動、旅行都能趕走憂鬱。
-『行動力』是一個指標,明明有想做、非做不可的事,卻遲遲無法行動、行動比以前遲緩,此時應懷疑自己已太過疲憊,請務必找時間休息。
-心理的疲勞有時需要靠活動身體來消除。

※安排「好期待」的假日,工作會更認真──以玩樂為優先,剩下的時間再努力工作。
-先把玩的時間空出來,其他時間認真做事。
-唸書、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,會玩的人才會成功。
- 將願望依序排列,優先做想做的事,最重要的是釐清價值觀。
-沒排定計畫而盲目努力,一定會兩頭空,將目的放在手段之前。

※太在意別人的眼光,累的就是自己──為對方著想要適度,請把「我」放在第一位。
-想得到他人的關注,需要的是良好的工作表現,而不是隨對方的視線移動。
-不要忘記,最重要的人是自己。冷靜地看看現在的自己、接納自己,問自己:『我想做什麼?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』
-別拿自己跟其他人比較,要讓他人成為自己的力量、幫助成長的助力,就算自己真的格格不入也無所謂。

※失去衝勁時,先徹底休息、放空──沒事做後,會因為「太無聊」而動起來。

 

習慣6 有失必有得,別太在意輸贏──不要害怕失敗,請抱持「若能贏,就太幸運了!」的想法,好好努力吧!

※害怕「失敗」的人,永遠不會「成功」──記取教訓,為下一次的機會做準備。
-一旦選擇放棄,就永遠不會成功。
-失敗是用錯方法,與能力無關。

※成功的人把讚美掛嘴邊,絕不批評──觀察對方的長處,是最有效的學習。
-越缺乏自信的人,越喜歡說人壞話。
-扯後腿,無法換得想要的結果,不如攜手合作。
-評論不是批評,而是找出優點,真正的評論家懂得發掘事物的優點。
-少批評、多學習,保持互相讚美的關係,彼此都能獲得成長。

※不服輸的人,能戰勝失敗──保有「好勝心」,會因為「想贏」而成功。
-想打敗今天的自己,這樣的好勝心就是養成行動力。
-若有想贏過對方的嫉妒心,了解自己為何無法踏出下一步,並客觀比較彼此差異,反能因思考掌握自己缺乏的能力。

※壓力來時別逃避,面對才能克服──接受挑戰能磨練心志,提升抗壓性。
-抗壓性決定一個人的職位與人際關係。
-假使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壓力,需要的不是逃避壓力的方法,而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,勇敢面對並克服。
-一開始時,不要自己面對太大的壓力,依照心志的強度,慢慢加重負擔。

 

習慣7 凡事都有例外,別輕易說「放棄」! ──夢想永遠不會消失,逃避的往往是自己,用「行動」能換取實現的機會。

※有能力,才有選擇工作的權利──請充實自我,成為能挑工作的人。
-最需要的就是行動。

※別自我設限,要懂得變通──「方法」只是一種手段,「結果」最重要。
-事情要做了以後,才能知道結果,甚至有意外的發現,『結果』才是評價一個人的關鍵。

※機會,是留給準備好的人──被拒絕後別放棄,請等待「時機」。
-等待也是一種行動,必須時時在心裡勾勒夢想,若因長期擱置而忘了,等同放棄。
-思緒混亂時,先做一件事就好。

 

習慣8 找一個有能力的人,模仿他──越優秀的人,越懂得「模仿」;停滯不前的人,總想著要「自創」。

※越優秀的人,越懂得仿效他人──先「模仿」再創新,是成功的捷徑。
-模仿成功者,是以十倍速進步。
-一直停留在原地時,就該改變方法。

※從第三者的角度看事情,找出問題──太相信自己的人,容易被自我蒙蔽。
-從第三者的立場看自己,並冷靜做判斷。
-常問自己六個問題:
1.推論是否受目前立場影響?
2.是否被情感左右而誤判?
3.是否被自己的經驗或知識蒙蔽及誤導?
4.自己已具備必要的知識、經驗和能力嗎?
5.是否容易被他人的意見蠱惑?
6.是否欠缺專注力、注意力渙散?

※打敗自己的勝利感,會激發出潛能──以昨天的「我」為目標,越進步越有衝勁。
-只跟自己競爭,不與他人比較。

 

習慣9 善用正向思考,請多看成功的案例── 善用「吸引力法則」,告訴自己「我會成功」,你就一定能心想事成。

※收集有用的資訊,篩選後再活用──過量的知識,容易使人失去方向。

※忘記失敗,不斷想像成功的自己──多看自己好的一面,大膽去做。
-成功一定有方法,找出來!
-不必依靠才華,只要分析自己的做事方法。

※開始猶豫時,不妨先做選擇──走錯路也沒關係,危機可能是轉機。

 

【結語】想得太複雜就容易放棄,請從簡單的事開始行動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伊西爾 的頭像
    伊西爾

    伊家之言

    伊西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